

一、认准合法进口身份,谨防“伪进口”陷阱
正规进口保健食品须同时具备:1.中文标签标注批准文号(国食健注J+8位数字),可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核验;2.外包装载明原产国及境内代理商信息;3.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产品需符合《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要求。凡无中文标识、无法查询批准文号或宣称“个人直邮”的产品,均涉嫌违规。
二、识破营销话术迷局,理性看待功能宣称
警惕商家利用“保税仓直发”“海外原装”等概念误导消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暗示疾病治疗功能。凡宣称“根治慢性病”“提高免疫力”等超出注册功能的宣传,均属违法。建议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库核查产品注册信息,避免轻信社交媒体“代购攻略”。
三、选择正规购买渠道,留存消费凭证
优先选择具备跨境电商经营资质的平台、实体药店及专柜购买。跨境购产品应通过“网购保税进口”或“直邮”等合规模式入境,拒绝“线下自提”等高风险交易。付款时务必索要发票、电子订单截图等凭证,注意核对商品名称与报关单信息是否一致。
四、警惕异常低价,防范成分造假
部分假冒产品通过虚标成分(如夸大褪黑素含量)、套用低质原料降低成本。建议对比同类产品市场价格,对明显低于行业均价(如进口鱼油胶囊单价低于市场价30%)的商品谨慎购买。可扫描产品二维码验证溯源信息,发现虚假标注立即拨打12315投诉。
五、全民监督共治,筑牢安全防线
鼓励消费者通过全国12315平台、“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举报可疑产品。对查实的制假售假行为,将依法实施“处罚到人”“行业禁入”等严厉措施。
温馨提示:
保健食品属特殊食品,需严格遵循“适宜人群、用法用量”要求,切勿替代药品。让我们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守护“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