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步统计显示,这一产量完成了全年捕捞计划的 54%,与去年同期接近,但 7 月单月的减幅更为明显。北部稚内地区产量下降 16% 至约 2.14 万吨,南部北见地区下降 14% 至 3.15 万吨,合计 5.29 万吨,同比减少 15%。
分区域来看,北部稚内累计产量 6.07 万吨,同比下降 10%;南部北见累计 8.46 万吨,同比下降 9%。稚内下属猿払渔协产量更是同比锐减 22%,主要原因包括育成放流剩余资源减少以及 7 月多次遭遇风暴。
南部的常吕、佐吕间渔协在高温季节将单船日捕量由常规的 20 吨下调至 10-15 吨,以便渔船提前返港,保障船员安全和产品质量。猿払渔协人士表示,“如果没有高温应对措施,人和扇贝都会被‘耗干’。”
日均捕捞量方面,稚内约为 1,200 吨,与去年持平;北见为 1,200-1,250 吨,同比减少 10%-15%。尽管扇贝生长水平仍低于往年,但已接近季节性高峰,带动原壳收购价持续上涨。
7 月上旬,猿払地区码头价每公斤在 344 日元至 323 日元之间,均价约 327 日元,同比上涨 60%。7 月下旬,常吕与佐吕间地区最高成交价达到 381 日元/公斤,多数批次集中在 340 日元/公斤区间。
目前肉柱产率(闭壳肌重量占整壳重量比例)在最佳渔场接近 12%,多数在 11% 中段。优质渔场以“大 3S”规格为主,其他渔场则以较小的“5S”规格为主。
在计划性减产、天气因素与高温限捕措施叠加下,日本鄂霍次克扇贝产业在产量下降的同时,价格却创下近年高位,后续市场走向仍取决于气候、资源状态及需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