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开幕
在开幕式上,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致辞时提到,“泉州人尚乐,传唱千年的南音,就是最好的例证。从开办南音传承中心、传习所,设置南音高等教育课程,再到创办“南音网”、编排了《海丝公主阔阔真》《百鸟归巢》等创新型剧目,泉州重现了“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盛况,南音的传承创新和推广研究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发展。泉州人爱乡,南音曲谱随着他们的足迹传遍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在山相隔、水相阻的他乡,语同音、曲同调的南音寄托了无数泉州人浓浓的乡情,成为了维系海峡两岸同胞、海内外华人华侨心灵契合、血脉相融的重要精神纽带。”
作为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核心项目之一,本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开幕式演出《海丝飘南音·故乡月正明》今晚正式亮相,此次演出分为序篇——天涯共此时、上篇——半城烟火半城仙、下篇——箫管撩拍醉泉城和尾声——情满海丝路。
据了解,本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迎来了海内外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约14个南音社团,省外、县市区约24个南音艺术表演团体,以及国内知名的音乐、曲艺专家学者、南音专家齐聚一堂。
祭祀郎君 薪传不息
7日上午,本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在南音艺苑举行了祭祀郎君仪式。
祭祀郎君仪式
代表们披上红带祭祀郎君
诵读祭文
来自海内外38个南音社团的代表参加了此次祭祀仪式。舞台上,孟郎君的画像高高挂起,其像为贵胄王者打扮,左手执弓,右手持弹。
代表们先是披上红带,随后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奏轻音、焚清香、斟米酒,接着敬三牲贡品,诵读祭文,跪拜孟郎君……一系列流程下来,再演唱《金炉宝篆》。
来自台湾的南音弦友杨森看得如痴如醉,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来泉州参加这种国际型的交流活动,泉州的祭祀仪式与台湾有不一样的地方,自己能够亲临这种仪式现场,感到非常激动。
泉州南音乐团团长庄丽芬介绍,祭祀郎君仪式作为泉州南音艺术独特的文化现象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之薪传不息。在泉州南音弦友们的心目中,至今仍秉持着对“孟府郎君先师”的信仰与尊崇,海内外南音弦友及南音爱好者都骄傲地自称为“郎君子弟”。海丝飘南音 故乡月正明
当晚7时30分许,在泉州市梨园古典剧院,海内外南音团体共同演绎《出庭前》,拉开了本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的帷幕。一曲《出庭前》诉说的是秦时女李寒冰思念远在长城服徭役的亲人何时归来的断肠情思。
暖仔指《出庭前》
随后带来的是南音演奏《凤凰展翅·客鸟过枝》,《凤凰展翅·客鸟过枝》为南音四大名谱之一《百鸟归巢》选段,其旋律活泼跳跃、欢快喜庆,展现了宋元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一派富庶繁华的景象。
《庭院七弦响》
《四时景》
《四时景》
此外,还有表演唱《百鸟图》,琴箫奏唱《庭院七弦响》,琵琶弹唱《趁春光》等经典节目。在《四时景》节目中,一年四季的变焕惟妙惟俏,高雅唯美,令人赏心悦目。压轴出场的是被誉为“2023年春晚最具文化价值的节目”《百鸟归巢》,清丽柔曼、缠绵深沉的乐曲,带你穿越到千年前的盛唐。
《踏青》
《百鸟归巢》
《春秋》
来自新加坡的年轻演员郑凯尹,是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大四二胡专业的学生,她说自己之所以选择中国古典乐器,是缘于新加坡湘灵南音社来学校表演,她被古典乐器的魅力所惊艳,便选择了洞箫这个乐器。
“我本身比较喜欢古老的音乐,跟朋友们一起玩很有趣,洞箫是我学的第一个吹管乐器,刚开始挺难的,找不到发音。这次是我第一次来泉州,感到兴奋又紧张,期待看到大家的表演,也期待能够认识更多老师,讨教一下技巧,希望能够跟他们学更多的东西。”
庄丽芬介绍,本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的亮点是举行了祭祀郎君仪式,还配套大会唱、展演和闭幕式《“唐宋诗词”咏歌专场演出》等,内容精彩纷呈。其中,8日上午9时至11时30分、下午3时至5时30分,9日上午9时至11时30分、下午1时30分至4时,前来参加盛会的海内外南音社团将在泉州南音艺苑、泉州府文庙李文节祠、晋江五店市和祖昌音乐厅等地轮番会唱;8日晚7时,将在泉州市区肃清门广场举行第十四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展演;9日晚7时30分,将在晋江市戏剧中心举行闭幕式——第十四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唐宋诗词”咏歌专场演出》。
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