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果肉海绵化病害表现为皮下果肉出现干枯、疏松及褐变的点状区域,严重损害果实品质与商品价值,制约着湖南桃产业的发展。桃果肉海绵化病害是桃育种与栽培团队正在攻关的产业问题,该团队前期的研究证实该病害是矿质元素缺少、pH值下降、微生物群落结构紊乱等因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本研究首次在SCI期刊中报道桃果肉海绵化病害现象,并通过对比发病(CK)与健康(TT)桃园的土壤理化特性及根系相关微生物组,揭示了土壤理化条件及根际微生物群落对抑制桃果实海绵组织病害的关键作用。健康果园土壤能提供更适宜的根际环境——更高的pH值、更丰富的有机质以及更高的交换性钙含量——这些条件有利于有益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该研究发现健康土壤蕴藏着功能丰富且生态稳定的微生物组,这些微生物群落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多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有益特性,包括:铁载体生成、生长素生物合成、溶磷作用以及乙酰丁二醇代谢途径等,这些机制共同促进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并增强了其抗逆性。
本研究更具实践意义的是为开发基于微生物组的诊断工具和生物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不仅深化了人们对微生物介导的植物健康机制的理解,更指明了以微生物组为导向的土壤管理可作为缓解高价值果树生理病害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在环境胁迫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这一发现对提升农业生产力和保障果实品质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