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听说郊区一处采石矿有雕鸮出现,6月3日下午,徐州野鸟会成员马海军、杨福建等人驱车前往查看。他们根据雕鸮生活习性,有针对性地在采石矿附近寻找。为了不惊扰雕鸮,他们在距离百余米远的对面山体守候。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发现一大一小两只雕鸮飞了过来。它们分别落在两块石头上,体形有半米多长,警惕的大眼睛东张西望,腿和爪子都长满了毛,显得有些凶猛。马海军辨认说,灰色羽毛的雕鸮是雄鸟,另一只橘色羽毛、看上去更为呆萌的应该为幼鸟。
喜欢给珍稀鸟类“打考勤”的杨福建,事后又独自去采石矿观测了几次,意外地拍到了同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纵纹腹小鸮。附近村民对这两种鸟类都很熟悉,他们把雕鸮称为“大猫”, 纵纹腹小鸮称为“小猫”,说“大猫”已经在这里生活好几年了,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们还会在石缝中繁殖后代。
据了解,雕鸮全长55—71厘米,鸮形目鸱鸮科雕鸮属的一种大型鸟类,是世界上体形较大的猫头鹰之一。除繁殖季节成对活动外,雕鸮一般都是单独行动,在夜间听觉和视觉异常敏锐,属夜行猛禽,白天隐蔽在茂密的树丛中休息。食性广而杂,以鼠类为主,一年能捕捉4000多只老鼠。雕鸮到底是不是徐州的留鸟?杨福建打算进行长期观测,留下它们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在徐州生活的记录。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冯照军看过照片后认为,这两只鸟确实是雕鸮,大鸟为雄性,幼鸟仅凭照片尚无法分辨性别。雕鸮在江苏省属于留鸟,但很罕见。记者 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