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赵晓燕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13)上发表了题为《Plant-Derived Bioactives in Early-Life Complementary Foods: A Nutritional Blueprint for Lifelong Health》的重要综述文章,系统阐释了在婴幼儿辅食中添加特定植物活性成分,通过塑造肠道菌群和调控表观遗传,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的科学理念,创新提出“聚焦生命早期构建植物活性成分营养蓝图”的全新理念。
文章系统综述了多酚类(如葡萄多酚)、多糖(如枸杞多糖、小麦胚芽多糖)、寡糖(如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大豆异黄酮(染料木黄酮)、类胡萝卜素(如叶黄素、番茄红素)以及叶绿素等植物活性成分的营养功能,包括保护肠道健康、调节免疫与代谢、干预表观遗传等,为理解“早期营养影响终身健康”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机制解释。
同时,文章指出当前面临的挑战,如长期人体数据尚不充分、多种活性成分协同效应不明、安全剂量范围需精准界定、相关法规标准有待更新等,为未来研究与合作指出可能方向。开发新一代富含特定植物活性成分、具有健康促进功能的婴幼儿辅食产品提供新方向,符合健康中国战略对国民营养健康的前瞻性要求。
综上,本文清晰地勾勒出一幅以植物活性成分为核心的“生命早期营养蓝图”,倡导通过科学设计的辅食干预,利用生命早期发育可塑性,为个体铸造抵御慢性疾病的终生健康基石。这一理念的实现,需要科研界、产业界和监管机构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婴幼儿营养从“满足生长”向“促进终身健康”的跨越,为提升未来人口健康素质提供关键科技支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为第一署名单位,加工所卢烽博士为第一作者,加工所赵晓燕研究员、王丹研究员和北京工商大学刘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助(KJCX2025110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32249)、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新能力建设项目(KJCX202302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32402089)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are.2025.08.011